网站首页 | 手机版 | 登陆 | 注册 |
首页 > 商业 > 商业 > 正文

王宏琨用“约饭”赋能创意思维

2019-01-29 15:05 大财网 www.idacai.com 【字体:

  现在一夜成名的人很多,王宏琨老师出名的方式却很特别,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。

无关科研成果,无关教学成绩,也无关与政府或企业合作的学术项目——让这个东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出名的是:吃午餐。
2009年,她开始一对一和学生“约饭”。“我请的其实是精神食粮。”王宏琨老师说。如今,她差不多已请了数百顿饭。
现在,“王宏琨老师午餐”已经成了一项制度。新学年,王宏琨老师会安排助教把她带的一年级研究生排好序,一个个约,必须一对一。王宏琨老师自掏腰包请客,地点一般在教师食堂,经费控制在每餐100元左右。
虽然可以享受免费午餐,但在赴这桌“精神食粮”宴前,学生多少还是有些忐忑。
2015年4月的那次午餐中,研一的王昊刚打完菜坐回饭桌前,王宏琨老师马上进入正题:“你对研究生生活的规划是什么?”这个问题让王昊有些措手不及。
“啊——我还没想好。”
“那你觉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”王宏琨老师继续追问。“核心竞争力”是“精神午餐”的“招牌菜”之一,她经常让学生想这个问题。
和王宏琨老师吃饭的好处是,一定不会冷场。“全程基本是她在讲。”王昊回忆。
“但有一就有二”,“强制性”的约饭开了个头,以后再找老师深聊学术和个人选择问题,就不会那么拘束了。

其实王宏琨老师刚开始尝试这种交流方式时,学生对“精神午餐”并不感兴趣。有些学生因为长期缺乏和师长深入交流的经验而紧张——在王宏琨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聊天的时候,曾有女生被吓哭;更多的学生是太忙了。
而这些大忙人,在王宏琨老师看来都忙得不得其所。2008年从日本留完学回母校任教后,她见到不少学生每天事情没少做,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她发现,在教学过程中,学生不愿互动,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;写论文的时候自己找不到主题,会追着她问到底该写什么。大多数学生一切围着找工作转,职业目标又十分单一,都想进四大行、最好的投行,人云亦云,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。
在王宏琨老师眼里,缺乏独立思考导致的浮躁、迷茫和不清醒是学生的普遍状态。
王宏琨老师迫不及待地想和学生聊天,至少要先见到他们,但这并不容易,因为研究生不怎么在校园出没,“三年一晃就过去了”。
那就吃饭吧,“反正你们都是要吃饭的吧,我们谁也不耽误谁”。王宏琨老师想出了约饭这招。2009年,王宏琨老师把约学生吃午餐搞成了一项制度,提前排表,告知学生吃饭日期,保证和每个学生至少能吃上一次。
其实吃饭只是一种手段,王宏琨老师真正想做的,是尽自己所能,培养学生的思考、思辨能力。
王宏琨老师这种做法看似有点不走平常路,其实对教育来说,这种为了沟通创新思维的约饭很值得推广。

作者: 综合 来源: 大财网

免责声明: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大财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大财网”和作者姓名。 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大财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。 3、大财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用户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与大财网无关。4、大财网友情提示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

Copyright ©2009-2018 Idacai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大财网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,风险自负。